摘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已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那么作为普通高校的教师,该怎样面对这一问题呢?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最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观点,并总结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教学经验。
关键词:现代文学;教学;大学生;做人
面对“全球经济”或者说“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所进行的教育改革,特别是最近几年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其目的正是为了造就一代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在全社会都在关注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个高等院校中人文学科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根据多年的实践、探索、思考和体会,我们以为对于具有一定知识水准而又渴求成才的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他们如何“做人”。
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世界各国大学校长代表会议。就高等教育面向2l世纪发展的总趋势暨关于全球素质人才培养的议题进行讨论,与会校长一致认为,理想的大学应该具备三个标准:一是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的方法论(笔者概括为“知识”和“方法”);二是具有将本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其他知识结合的能力(创造能力):三是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做人”)。由此可见,教学生“知识”、“方法”、“创造”、“做人”,是全世界大学教育的共识。但在教“知识”、“方法”、“创造”、“做人”之间的关系上,我们以为,尤其是对大学生来说,教“做人”恐怕更为重要。学生没有知识当然不行,因为“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今天,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方法”也不行。因为一味的模仿只是“匠人”的行为,给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不会应用和创造当然更不行,因为单纯的重复人类就不能发展。然而大家知道,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知识,不同的知识需要不同的方法,可是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也不必要掌握所有的“知识”和“方法”,但是无论什么学科或专业,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对人类、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甚至对父母、对自已有用的专业人才,即是说他们不仅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敏锐的头脑,开拓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而且更应该具有广阔的胸怀,高尚的道德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认为。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学会“做人”甚至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
其实。考察古今中外的学校教育我们便会发现,尽管它们在内容上有很多不同,但在教学生如何“做人”这一点上却是相通的。美国大学对本科生的要求,我们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四个learn即Jearn to do(学会做事),learn to be(学会做人),learn to how to learn(学会学习),learn to be with other(学会与人相处)。一句话,这仍然是关于如何做人的教育,因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相处等,其关键还是有关自身素质的问题,也就是有关个人的意志、品质、人格的问题。中国古代对士人要求的最高境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也就是“做人”放在“治国平天下”之前,足以说明“做人”的重要,因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因此我国古代的许多志士仁人,他们把人格、气节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士可杀而不可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做人”的榜样。建国以后,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注重“又红又专”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问题。毛泽东曾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作为我们党的教育方针。邓小平更是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针,他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必须担负起振兴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双重历史使命,为此需要培养出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继承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任务和目标。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说:“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并把科教兴国和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兴危,系于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此,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中从事人文学科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本身的特点,我们始终把“做人”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教书育人,长抓不懈。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教育不是指那些大话、空话、套话、假话式的抽象说教,而是有其鲜明的特点:
一、以高品位的文学作品陶冶人。文学,如果从现实的实用角度来说它是“无用的”,即俗话所说的墙上面马不能骑,但是历史地看,划分人类文明和蒙昧、进步和落后、高贵和野蛮的标志,从来就不仅指物质方面,更为重要的则是指文化的也就是精神的方面。虽然目前社会上流行这样一句话: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金钱不是万能,因此人们又说,金钱可以买到席梦思,但金钱不能买到睡眠,金钱可以买到好药,但金钱不能买到健康,金钱可以买到美女,但金钱不能买到爱情,这就是说精神的需要甚至更为重要,社会物质生活无论进步到什么程度,总需要相应的精神文明来与之适应。“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所需要的也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因此作为精神文明重要载体的文学,正可以对人的精神从多方面进行熏陶。阅读好的文学作品。在不知不觉中可以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使之更完美。更纯洁,更高尚,因为伟大的作家在其或美好、或忧伤、或悲惨的故事中告诉人们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野蛮,什么是高雅,什么是粗俗,什么是爱。什么是恨……其心灵的震颤是其它抽象的说教所不可比拟的。
二、作家的经历、意志、品格激励人。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大多历经坎坷,饱尝苦难,但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却始终不渝,并且大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追求真理和理想,有的为民族的解放和正义事业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都对大学生们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鲁迅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为了民族的振兴而孜孜以求,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大爱大恨的奋斗中,终于成为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我们民族的“民族魂”:郭沫若也以“我为我心爱的人,燃到了这般模样”的深情。回报了祖国母亲,特别是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别妇抛雏,冒着生命危险回国参加祖国的抗日战争;另外,郁达夫“祖国呀祖国!你快富强起来!强起来!”的呐喊,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痴情。等等,特别是被毛泽东称颂的闻一多和朱自清,前者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后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些都使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爱国情感和民族气节。相反,如周作人不顾民族大义,甘心附逆,终于沦为民族罪人的行为则为同学们所不齿。另外。像老舍、沈从文、赵树理等人,尽管他们家庭贫寒,学历不高,但由于他们执着的追求和努力,终于成为著名的作家或者教授,这些经历也使同学们知道了意志、毅力、勤奋的价值和力量,他们同样为同学们的“做人”树立了榜样,
三、以文学的典型形象教育人。大家知道。文学是以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理想、抒发感情的,因此,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叙事文学作品都塑造出了众多的文学形象,表现了多样的人生形态。这些文学形象。这些人生形态都为人们特别是青年人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参照。30年代的许多青年曾模仿巴金《家》中觉慧冲出封建家庭。走上革命道路。五六十年代的青年则把保尔·柯察金作为人生的楷模,把保尔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就是文学形象对青年人的影响,也是文学的力量之所在。就中国现代文学而言,它同样为我们展示了多种人物形象和多样的人生形态:具有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的阿Q是我们民族落后群众的典型,应当为青年学生所批判;辛苦麻木的闰土和善良愚昧的华老栓等是“老中国儿女们”精神面貌的写照,它们可以使同学们理解本世纪中国“思想启蒙”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至于孔乙己和方鸿渐等,前者是封建社会末代读书人的代表,后者则是追赶浮饰,讲究虚荣,外新内旧,不学无术的中国抗战时“多余人”的典型,应当为同学们所摒弃。虽然中国现代文学没有塑造出我们现在所说的那种高大完美的正面形象。但现代作家特别是鲁迅则以其本身的气质、品质、学识、意志、思想及人格等。给我们展现了“现代人”应具有的精神风范,这就是个性意识,独立原则,自主精神,韧的品质,以及现实主义的奋斗精神等等。
四、以现代观念、现代意识、现代价值塑造人。。追星族”的狂热不叫现代意识,“大款们”的挥金如土不叫现代价值,时兴的死亡哲学和颓废哲学诸如“过把瘾就死”,“我是流氓我怕谁”,“跟着感觉走”,“半梦半醒之间”,“何不潇洒走一回”,以及“何不游戏人间。管它虚度多少岁月,管它风风波波多少年,不如展开笑颜,不成眠”等等。这也不叫现代观念。我们这里所说的现代观念、现代意识、现代价值,概括地说就是“科学”和“民主”,这也是无数文化先驱者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凝结而成的最具现代价值的思想。但是具体地说就是:第一,独立的个性意识和思想意识。那种千人一面,万众一心,只需一个人思考的现象应该成为过去。现代社会对我们青年学生的要求是,用我们的知识,我们的智慧。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展示我们的才华。显示我们的个性,我们师范院校的学生即使以后去当教师,我们要做的也不是。教书匠”,而应是独具特色的优秀教师或教育家。第二,科学的理性精神。我们所说的科学理想精神也就是要求青年学生去追求“真”的境界,即以一种真诚的态度,认真地去追求真实和真理。教育学生首先像鲁迅那样真诚地、大胆地、深入地直面现实人生,坚决地反对“瞒和骗”以及一切虚假的东西,其次是要求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老老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或许我们的才华有限,或许我们的能力不高,但是我们只要真实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圆满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已经为净化社会环境做出了贡献。第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江泽民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对于人文学科来说,我们主要是培养同学们宽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浓厚的兴趣,以及强烈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得立足之地。第四,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就是要求我们的同学要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学会关爱和感动。那种麻木不仁,为富不仁,见死不救的行为,即使是古代也是被人们普遍唾弃的,更不能成为现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我们应该具有那种“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奉献意识和牺牲精神,讲究奉献,奢谈索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追求卓越,卑视庸俗……像一首歌词所表达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苏)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M]邢兆良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153)。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文学 > 现当代文学 > >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一种尝试
来源::未知 | 作者:懂球帝直播官网_懂球帝app下载-体育|在线 | 本文已影响 人
- 上一篇: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 下一篇:谈古代文献学与现代文学史料的整理
随机阅读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现当代文学] 说《围城》的讽刺特色
- [现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中的地主形象探析
- [现当代文学] 试论老舍的民间文化意识—
- [现当代文学] 试论孔子学院背后所代表的
- [现当代文学] 浅谈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原
- [现当代文学] 浅谈中国报告文学文体特性
- [现当代文学] 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之著作权
- [现当代文学] 试析中世纪文学批评的几种
- [现当代文学] 论徐志摩的理想化人生
- [现当代文学] 浅议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与现
- [现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现当代文学] 论鲁迅小说的农民形象
- [现当代文学] 戏剧性散文与散文戏剧性
- [现当代文学] 如何看待旧体诗与中国现代
- [现当代文学] 浅论张恨水笔下的市民社会
- [现当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与创新